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

外傘頂洲


    外傘頂洲位於東石港西方海上約14公里,長約20公里,寬度1-3公里,面積約100餘公頃,呈東北、西南走向,因形狀似傘得名,是臺灣最大的沙洲。外傘頂洲受到波浪、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,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,被稱為「移動的國土」,行政上歸屬雲林縣口湖鄉,但實際上大部份則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,主要由濁水溪出海時挾帶大量的泥沙沖積而成。近年來由於沙源減少,面積範圍逐漸縮小,嘉義沿海也因此逐漸失去天然的屏障。
1984年的記載,退潮時外傘頂洲面積約1000餘公頃,漲潮時約200餘公頃,南北長10餘公里,此後因為濁水溪攔砂壩興建,出海口沙量降低,外傘頂洲也不斷縮小,現在交通局的資料已經只剩下100公頃。
Wiki資料裡面說,清代外傘頂洲有幾十戶人家定居,且有一條大街,但到了國府戒嚴時代,則是幾無人居,甚至被地方政府視為包袱,雲林縣及嘉義縣均不願接掌,最後兩地各派出鄉長被叫到省政府去,用猜拳來決定誰屬,結果雲林縣口湖鄉鄉長輸了,自此外傘頂洲劃歸雲林縣。
不過現在外傘頂洲南移很多,大部分在嘉義縣,而且交通上只有嘉義的三個港口有觀光船可以到外傘頂洲,所以我還是把它歸在嘉義縣的玩樂範圍。
    由於沙洲附近為船舶通往澎湖的重要水道,又沙洲附近水淺使得船隻易擱淺於此,因此1914年日人曾於此設立傘頂洲燈塔,卻因沙洲上地基不穩於六年後倒塌,除此之外更因沙洲漂移、海水浸蝕等因素讓燈塔重建達7次之多,為全台灣燈塔中重建次數為最高者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